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美物价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美物价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995年1美元能换多少人民币?
特别帮你查了一下1995年5月15日,当天汇率1美元兑换8.2828元人民币
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变动的,以前人民币相对美元是贬值的。而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强大,人民币逐步升值。
为什么有人认为国内消费要比国外贵?
谢邀!以中美来说,美国普通工薪阶层平均工资数字与国内工资数字差不多。美国平均月收入5000美元,中国平均月收入5000元人民币。开改以来,中国商品大量以***倾销出口,有的甚至亏本出口,以换取外汇。这种不良竞争迄今远未结束。可以这样说,是中国人的血汗和***撑起美国的高***。拿笔记本电脑为例,中美两国价格差不多,个别的如联想,甚至中国价格比美国还高。美国人的月工资可轻易买2台以上豪华笔记本,中国人的月工资仅仅能买1台低配笔记本。不单单电脑,所有电器,汽车,服装等日常用品,莫不如此。所以,难怪国人感觉,中国的钱不值钱。
大家觉得疫情会带来物价上涨吗?为何?
我觉得物价不会有太大幅度的上涨,因为现在各生产企业都已经复产复工,各项农业生产也在正常进行,各种生产生活必须的消费品产量和储量都有很充足的供应。另外,受国际疫情影响,很多企业的对外销售出现大幅下滑,势必要在国内市场扩大销售,从近期国家降低二手车交易税,地方省市发放消费券的措施来看,国家层面也是在鼓励消费的,所以我觉得疫情不会带来物价上涨,物价依旧会平稳,部分消费品物价还会有所下降。大家该花就花,促进消费也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了。
我觉得疫情肯定会带来物价上涨。
1、首先是由于疫情原因,市场无法流通,许多企业也会倒闭。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。
2、由于疫情期间大家都无法上班,那么绝大部门的都无法获取正常的工资,钱少了消费就下降了。现代人还有着房贷车贷的压力。
3、人力物力也都在上涨,商家也会根据成本来重新定价。
但是我们生在中国,中国***会对市场进行一个宏观调控,现在是大数据时代,所以不合理的涨价行为,都会进行监督管理。 像近阶段,喜茶和海底捞涨价,现都已经道歉恢复到了原价。
所以物价上涨是肯定的,但是涨幅不会很大。
疫情对物价的影响还是很复杂的,对各个行业,各个地区都不一样。在疫情初期,中期,后期也会有差别。它不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,工作习惯,还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。疫情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商品供应中断,和需求下降的风险,对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。
在疫情初期,大家都经历了一轮对生活必须品和防疫物资的哄抢。蔬菜价格,口罩价格都翻倍的上涨,反应到一二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上涨了5.4%和5.2%的几年高点。但另一方面,因为封城的原因,运输不畅,一些生鲜消费品的产地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,比如鸡蛋价格,在超市卖到6、7块钱,但是产地批发价才2块多,出现价格两极分化,但此阶段总体影响是上涨的。
疫情中期,因为国家保供应的政策推动,物流逐渐恢复,保供企业恢复生产,生活必须品终端零售价开始有序回落。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最小的,而消费并不会增加,水果,糖,食用油等消费还出现下降。汽车、家电、服装等可选消费品,因为销量大幅下降而下跌。而工业原材料,原油,有色金属等,因为全世界的封城停航,工业停产,而出现断崖式下跌。
疫情后期,所有物价会有一个反弹的预期,但是不会涨太多,因为很难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消费水品了。此阶段影响小幅上涨。
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逻辑,因为今年的黑天鹅层出不穷,已经引起了很多地区人们的恐慌,比如出现在非洲,中东和南亚的蝗灾,引起人们对粮食减产的忧虑,一些粮食出口国也限制出口,传导到国内引发抢粮风潮,造成粮价短期上涨。
需要指出的是,国内主粮库存是绝对充足的,有两个事例可以佐证,一是连续16年增产,二是国家收储政策的实施,粮食的整体库存和人均口粮都是全世界最高的。唯一需要担心的是食用油和植物蛋白的供应。因为大豆和食用油高度依赖进口,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国内价格。比如俄罗斯最近就停止了向我国出口大豆,大豆价格就出现大涨。或者再出现贸易战之类的***,也会出现上涨压力。
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货币超发了。因为金融市场的动荡,全世界都在放水***,规模可以称得上史无前例,所以远期物价存在通胀压力。
最后总结来看,粮食等生活必须品,消费稳定,供应有保障,短期内价格会持稳。长期有供应中断,自然灾害,通胀上升带来的上涨风险。可选消费品,汽车、家电、服装,房产等,会因为收入预期的下降和原材料成本的下降而长期下跌。
抗疫之路还很遥远,影响物价的突发因素有很多,我们还需要边走边看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美物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美物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